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创建页面,内容为“{{wiki置顶}} =历史沿革= 2018年11月19日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土调查办发〔2018〕18号  2018年11月19日  执行 =正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央…”)
 
无编辑摘要
第14行: 第14行:


一、目标任务
一、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
(一)主要目标
三调的主要目标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
 
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
三调的主要目标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
 
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
三调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以下简称《工作分类》,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实地认定地类,确保地类不重不漏全覆盖,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对存在复合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种植园、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地类进行利用现状、质量状况和管理属性的多重标注基础上,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
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
 
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三调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
查工作分类》(以下简称《工作分类》,见《第三次全国国土
调查技术规程》),实地认定地类,确保地类不重不漏全覆盖,
在自然资源调查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对存在复合管理需求交叉的耕地、种植园、林地、草地、养殖水面等地类进行利
用现状、质量状况和管理属性的多重标注基础上,同步推进
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
(二)主要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三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
 
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
三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种植园、林地、草地、湿地、商业服务业、工矿、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整合相关自然资源专业信息;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权属和相关自然资源信息为一体的国土调查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健全国土及森林、草原、水、湿地等自然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资料,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
 
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种植园、林地、草地、湿地、商
业服务业、工矿、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细化耕地调查,
全面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开展低效闲置土地
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同步
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整合相关自然资源专业信息;
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
范围、面积、权属和相关自然资源信息为一体的国土调查数
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健全国土及森
林、草原、水、湿地等自然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
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三调的具体任务是:
三调的具体任务是: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
 
建制镇、村庄(以下简称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市、建制镇、村庄(以下简称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市、区)为基本
 
单位,以国家统一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查每块图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以国家统一提供的调查底图为基础,实地调查每块图斑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国耕地、种植园、林地、草地等农用地的数量、分布及质量状况,查清城市、建制镇、村庄、独立工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湿地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斑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国耕地、
 
种植园、林地、草地等农用地的数量、分布及质量状况,查
(2)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充分利用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城市、建制镇、村庄补充地籍调查,确实条件不具备的,开展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查,查清城镇村庄内部商业服务业、工业、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和特殊用地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
清城市、建制镇、村庄、独立工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湿地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充分利用地籍
调查和不动产登记成果,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城市、建
制镇、村庄补充地籍调查,确实条件不具备的,开展土地利
用现状细化调查,查清城镇村庄内部商业服务业、工业、住
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和特殊用地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
2.土地权属调查
2.土地权属调查
结合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将城镇国有建设
 
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
结合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将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补充调查。
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对发生变化的开展
 
补充调查。
3.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3.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和自然资源管理
 
形成的各类管理信息,结合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节约集约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和自然资源管理形成的各类管理信息,结合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及相关专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系列专项用地调查评价。
用地评价及相关专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系列专项用地调查评
 
价。
(1)耕地细化调查。重点对位于河流滩涂上的耕地、位于湖泊滩涂上的耕地、林区范围开垦的耕地、牧区范围过度开垦的耕地、受荒漠化沙化影响的退化耕地和石漠化耕地等开展细化调查,分类标注,摸清各类耕地资源家底状况,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
(1)耕地细化调查。重点对位于河流滩涂上的耕地、位于湖泊滩涂上的耕地、林区范围开垦的耕地、牧区范围过
 
度开垦的耕地、受荒漠化沙化影响的退化耕地和石漠化耕地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将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界线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上,查清批准用地范围内未建设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为持续开展批后监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基础;
等开展细化调查,分类标注,摸清各类耕地资源家底状况,
 
夯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基础;
(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查清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实际土地利用状况。
(2)批准未建设的建设用地调查。将新增建设用地审
 
批界线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上,查清批准用地范围内未建设
(4)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将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评价成果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完善。
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为持续开展批后监管,促进土地节约
 
集约利用提供基础;
(3)永久基本农田调查。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落
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查清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实际土地利
用状况。
(4)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
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将
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评价成果落
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评价成果进行更新完善。
4.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
4.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
在开展三调的同时,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工
在开展三调的同时,同步推进相关自然资源专业调查工
第108行: 第75行:
(1)数据汇总。在国土调查数据库基础上,逐级汇总
(1)数据汇总。在国土调查数据库基础上,逐级汇总
各级行政区划内的城镇和农村各类土地利用数据及专项数
各级行政区划内的城镇和农村各类土地利用数据及专项数
据;
据;
(2)成果分析。根据三调数据,并结合第二次全国土
(2)成果分析。根据三调数据,并结合第二次全国土
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开展国土利用状况
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等相关数据,开展国土利用状况
第117行: 第84行:
分别对其范围内的国土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文明
分别对其范围内的国土利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生态文明
建设、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根据国土调查及分析结
建设、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依据。根据国土调查及分析结
果,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编制三调分析报告;
果,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编制三调分析报告;
(3)数据成果制作与图件编制。基于三调数据,制作
(3)数据成果制作与图件编制。基于三调数据,制作
系列数据成果,编制国家、省、地、县各级系列土地利用图
系列数据成果,编制国家、省、地、县各级系列土地利用图
25,18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