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源财税知识分享平台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慧税

历史沿革

2016年9月27日  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外专发〔2016〕151号  2014年1月1日  执行

正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

  根据国务院审改办决定,“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组织实施,地方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参照执行。为推进“两证整合”工作,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山东、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地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现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各省区市认真做好全面实施前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准备工作,请各试点地区扎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号)和国务院审改办《关于整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意见的函》(审改办函〔2015〕95号)精神,为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减少重复审批、避免监管漏洞、提高办事效率,原“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国家外国专家局负责组织实施,地方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参照执行。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为做好两证整合工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政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体系,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外国人来华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统筹推进、协同共享、便捷高效、公正透明原则,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制度,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签证、居留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统一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管理服务制度,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科学实施分类管理,推进信息互联共享,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坚持“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则,形成统一管理、互联共享、协同监管、公众参与、便捷高效的外国人工作管理体系,提升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分类管理。明确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附件1),建立科学、实用的外国人才评估体系,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突出市场评价、国际同行评价等市场化导向,综合运用计点积分、外国人在中国工作指导目录、劳动力市场测试、配额制等政策工具,建立动态调整、正向流动的评价机制,强化分类管理。

  (二)简化归并材料。统一规范申请材料种类、数量,明确材料文本名称、样式、份数等。简化归并申请材料,除个人护照、电子照片外,通常需提交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请表、聘用合同或任职证明、工作资历证明、体检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最高学位(学历)证书、申请人所持有效签证等材料,减少申请函、许可证申请表、许可原件或存根、中外文个人简历、聘用意向书等材料提交。

  (三)统一证件管理。原《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统一为《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实行电子化在线打印。原《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统一为《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实现一人一码、终身不变,动态管理记录在华工作管理、服务、信用记录等情况。

  (四)优化审批流程。编制服务指南(附件2),明确设定依据、申请条件、基本流程、审批时限等,制定审批细则,建设全国“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推行一个窗口办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网上办理,用“信息跑路”代替“人员跑路”。

  (五)为外国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外国高端人才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采用承诺制,入境前无须提交纸质材料核验;压缩工作许可审批时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入选国内相关人才计划的外国高端人才,实行全流程在线办理,其工作资历、专业技术或学历证明等可采用承诺制。

  (六)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监督管理。创新行政许可管理方式,加强大数据政务运用,与人社、外交、公安等部门实现信息系统互联,实现工作许可与签证、居留数据共享;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逐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建立用人单位和在华工作外国人信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确监管。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准备阶段。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开发系统,设计审批流程,研究分类管理办法,制定试点实施方案。9月初,在天津市召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部署试点工作、解读试点政策。9月底前,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各地编制审批细则,做好试点前准备工作。

  (二)试点阶段。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山东、广东、四川、云南、宁夏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试点,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10月1日起,试点地区做好用人单位培训、宣传工作,组织在线注册账号。11月1日起,正式启用《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试点期间,现行有效期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外国专家证》、《外国人就业证》继续有效。

  非试点地区外国人申请来华工作许可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执行,同时要制定本地区“两证整合”工作方案,积极借鉴天津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强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统一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加强业务培训,做好全面实施“两证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全面实施阶段。2017年4月1日,全国统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不再发放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及相关证件。有效期内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继续有效,可自愿换领新证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保障有力。国家外国专家局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实施领导小组。各省区市应成立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机构、人员、管理模式等,加强组织保障,充实人员力量,落实工作责任,积极稳妥推进两证整合实施工作。

  (二)统筹协调,平稳有序。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主动加强

  与人社、外交外事、公安等部门沟通,保证各环节顺畅衔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三)加强指导,督促落实。国家外国专家局要加强对地方

  工作指导,加强业务培训跟踪了解非试点地区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和试点地区实施情况,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编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动态》,上下联动,密切配合。试点地区要认真执行试点方案,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加强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政策的解读宣传,让用人单位和个人及时了解新政策、知晓新制度,形成推动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制度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总结经验,创新服务。试点地区要注重总结经验,大胆探索,创新服务管理模式,针对系统建设、审批流程、分类标准、事中事后监管、信用管理等重点环节,通过试点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国家外国专家局将及时评估总结试点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和政策制度。

  附件:

  1.#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

  2.#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指南(试行)

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

  建立科学、实用的外国人才评估体系,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突出市场评价、国际同行评价等市场需求导向(见#外国高端人才公认职业成就认定标准说明,以下简称成就标准说明),综合运用计点积分制(见积分要素计分赋值表)、外国人在中国工作指导目录、劳动力市场测试和配额管理等,将来华工作外国人分为A、B、C三类,按标准实行分类管理。

  一、外国高端人才(A类)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专门特殊人才等“高精尖缺”外国高端人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确定为A类,实行 “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

  (一)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的

  经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或备案同意的副省级以上人才主管部门认定的人才引进计划(见成就标准说明1)的入选者。

  (二)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

  1.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经济学奖)。

  2.以下奖项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国家技术创新奖章;法国全国科研中心科研奖章;英国皇家金质奖章;科普利奖章;图灵奖;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阿贝尔奖;拉斯克奖;克拉福德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邵逸夫奖;著名建筑奖(见成就标准说明2);著名工业设计奖(见成就标准说明3)。

  3.各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4.担任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知名学术机构(见成就标准说明4)和科教类国际组织委员、会员、理事的。

  5.各国国立研究所或国家实验室主任负责人、高级研究员。

  6.各国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负责人、首席科学家或主要成员。

  7.担任过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JCR一、二区)正、副总编和高级会员。

  8.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同等贡献作者)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所在专业领域《期刊引用报告》JCR一、二区)发表论文3篇。

  9.曾任全球排名前200名大学(见成就标准说明5)中层以上管理职务或聘为教授、副教授的或曾任全球排名前500名大学(见成就标准说明5)高层以上管理职务或聘为教授的。

  10.曾任世界500强企业(见成就标准说明6)总部高层管理职位和技术研发主要成员、二级公司或地区总部副总经理以上管理职位、技术研发负责人。

  11.曾在国际著名金融机构(见成就标准说明7)、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见成就标准说明8)高层管理职位任职。

  12.世界著名音乐、艺术学院校长、副校长及教授及副教授(见成就标准说明9)。

  13.担任世界著名乐团(见成就标准说明10)首席指挥和声部演奏员。

  14.曾在世界著名歌剧院(见成就标准说明11)或音乐厅(见成就标准说明12)以个人专场出演的艺术家。

  15.曾获著名文学奖(见成就标准说明13)、著名电影、电视、

  戏剧奖(见成就标准说明14)、著名音乐奖(见成就标准说明15)、著名广告奖(见成就标准说明16)中最高级别个人奖项及国际著名艺术比赛(见成就标准说明17)一类比赛大奖、一等奖或二类比赛大奖个人奖项及曾担任过以上奖项和比赛的评委。

  16.奥运会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及其他重要国际赛事(见成就标准说明18)进入前八名和亚运会或近两届列入亚运会项目的亚洲杯、亚锦赛前三名的知名运动员、负责培养的主教练或教练组核心成员。

  17.曾在外国政府机构担任部长级以上领导职务、在著名国际组织或非政府组织(见成就标准说明19)中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

  18.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或从事其竞赛项目培训的专业人才。

  (三)符合市场导向的鼓励类岗位需求的外国人才

  1.中央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或地区总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门认定)、大型企业(见成就标准说明20)聘用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和科研骨干。

  2.经国家认定的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发展改革部门认定)、工程实验室(发展改革部门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门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经信部门认定)及地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部门认定)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和科研骨干。

  3.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及国内外中型企业(见成就标准说明20)聘用的副总以上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科研骨干。

  4.受聘担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层以上管理职务或副教授、副研究员及职业院校需要的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

  5.国内三甲综合医院或副省级以上城市专科医院或外资医院聘任担任高层以上管理职务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岗位。

  6.国内一流乐团等艺术团体(见成就标准说明21)聘用的首席指挥、艺术总监及首席演奏员。

  7.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见成就标准说明22)聘用的高级编辑和主播。

  8.国家级、省级运动队或俱乐部聘请的主力运动员、主教练或教练组核心成员。

  9.工资性年收入和年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规定标准的外籍人才。

  (四)创新创业人才

  1.以拥有的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出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企业实际投资累计不低于50万美元、个人股份不低于30%的企业创始人。

  2.以拥有的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出资,连续三年年销售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年纳税额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或首席技术专家。

  (五)优秀青年人才

  35岁以下在全球排名前200名的国(境)外大学(见成就标准说明5)或中国境内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青年人才。

  (六)计点积分在85分以上的

  二、外国专业人才(B类)

  符合外国人来华工作指导目录和岗位需求,属于中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急需的外国专业人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确定为B类。

  (一)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和2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外国专业人才。符合以下条款规定之一的:

  1.在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特殊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

  2.执行中外政府间协议、国际组织间协议、中外经贸和工程技术合同的人员。

  3.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聘雇人员和境外专家组织驻华机构代表。

  4.跨国公司派遣的中层以上雇员、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的首席代表和代表。

  5.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聘用的外国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

  (二)在中国境内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优秀毕业生。

  (三)在国(境)外排名前100名的高校(见成就标准说明5)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毕业生。

  (四)外国语言教学人员。外国语言教学人员原则上应从事其母语国母语教学,并取得母语国大学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2年以上语言教育工作经历。其中,取得教育类、语言类或师范类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或取得所在国教师资格证书或取得符合要求的国际语言TEFL证书的,可免除工作经历要求。

  (五)计点积分在60分以上的专业人才。

  三、外国普通人员(C类)

  满足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从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临时性、

  季节性、非技术性或服务性工作的外国普通人员,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确定为C类,国家实行配额管理。

  (一)经国务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授权)聘用或依据中外政府协议聘用的外国人;

  (二)根据政府间协议来华实习、见习的外国青年;

  (三)随从外国高端人才来华从事家政服务的外国人;

  (四)远洋捕捞等特殊领域工作的外国人;

  (五)边境季节性劳工;

  (六)其他实行岗位配额管理的外国人。

外国高端人才公认职业成就认定标准说明

以下公认职业成就认定标准中涉及的各项指标年份为2015年。 1.国内人才引进计划名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回国(来华)定居工作专家项目 (MOHRSS: Project for Experts' Return and Settlement in China)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计划 (MOHRSS: Funding Scheme for High-Level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Return)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计划 (MOHRSS: Funding Scheme to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ams by Chinese Students Abroad)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MOHRSS: Supporting Scheme for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Start-Ups)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MOHRSS: Project on Postdoctoral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 (MOHRSS: Homeland-Serving Action Plan for Overseas Chinese) 国家外国专家局:“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 (SAFEA:“1000 Talent Plan for High-Level Foreign Experts”Program) 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SAFEA: High-End Foreign Experts Project) 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政府友谊奖项目 (SAFEA: Chinese Government Friendship Award) 国家外国专家局: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项目 (SAFEA: Program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Overseas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xperts) 国家外国专家局:海外名师引进计划 (SAFEA: Program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Renowned Overseas Professors) 国家外国专家局: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 (SAFEA: Network in International Centers for Education in China ) 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SAFEA: OEI for Disciplinary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国家外国专家局:“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 (SAFEA: OEI unde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ector) 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科研平台外国专家支持计划 (SAFEA: Overseas Experts Supporting Programs under National Research Platform) 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大师对话-诺贝尔奖获得者校园行项目 (SAFEA: Dialogue with Masters-Nobel Prize Laureates on Campus) 国家外国专家局:文教类外国青年人才引进项目 (SAFEA: Introduction of Overseas Young Talents i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Sector) 国家外国专家局:部属高校学校特色项目 (SAFEA: Special Programs with Univers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国家外国专家局:首席外国专家项目 (SAFEA: Project for Chief Foreign Experts) 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技类青年外国专家项目 (SAFEA: Project for Young Foreign Experts 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ector) 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技类重点外国专家项目 (SAFEA: Project for Key Foreign Experts i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Sector)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jiang Scholars Program) 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The Young Talents Program under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532”人才计划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532" Talents Program under 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Hundred Talents Project)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gram for Innovation Teams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项目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gram for Overseas Evaluation Experts) 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技术人才项目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gram for Introduction of Prominent Technical Talents)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双百计划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Project for"Hundred Talents" Introduction and "Hundred Talents" Selection) 国家核电:国家核电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State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NPTC): Program for Foreign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北京市: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 (Beijing Municipality: Program for Overseas Talents Aggregation) 北京市:融智北京计划 (Beijing Municipality: Great Minds Gather in Beijing Plan) 天津市:天津市海河友谊奖 (Tianjin Municipality:Tianjin Hai he Friendship Award) 天津市: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Tianjin Municipality: Program for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天津市:天津市外专千人计划 (Tianjin Municipality:"1000 Foreign Experts Introduction Plan") 天津市: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 (Tianjin Municipality: Tianjin Municipal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天津市:天津市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 (Tianjin Municipality: Plan of Supporting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Returning from Studying Overseas) 天津市:天津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启动项目择优资助计划 (Tianjin Municipality: Plan of Funding Outstan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Launched by Talents Returning from Studying Overseas) 河北省:河北省百人计划 (Hebei Province:"100 Talents Plan" of Hebei Province) 河北省:河北省外专百人计划 (Hebei Province:"100 Foreign Experts Introduction Plan") 河北省:河北省燕赵友谊奖 (Hebei Province: Yanzhao Friendship Award) 山西省:山西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Shanxi Province:"100 Talent Plan" on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辽宁省: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 (Liaoning Province: 10-100-1000 Program for High-End Talents Introduction) 大连市:大连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 (Dalian City: Program for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吉林省: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Jilin Province: Program for High–Level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troduction) 上海市: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 Program for High-Level Overseas Talents Introduction) 上海市:上海市千人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1000 Talent Plan" of Shanghai) 上海市: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Outstanding Academic Leaders Plan) 上海市:上海市白玉兰奖 (Shanghai Municipality:Shanghai Magnolia Award) 上海市: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Shanghai Pujiang Program) 上海市: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Program for Professor of Special Appointment (Eastern Scholar) at Shanghai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上海市: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Rising-Star Program) 上海市: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Program of Shanghai Academic/Technology Research Leader) 上海市:上海金才工程 (Shanghai Municipality: Shanghai Financial Talent Project) 江苏省: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Jiangsu Province: Program for High-Level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troduction) 江苏省:江苏省外专百人计划 (Jiangsu Province:"100 Foreign Experts Introduction Plan") 南京市:南京市321人才引进计划 (Nanjing City: 321 Program for Talents Introduction) 浙江省:浙江省千人计划 (Zhejiang Province:"1000 Talents Plan" of Zhejiang Province) 杭州市: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 (Hangzhou City: 521 Program for Global Talents Introduction) 宁波市:宁波市3315计划 (Ningbo City: 3315 Talents Program) 安徽省:安徽省百人计划 (Anhui Province:"100 Talents Plan" of Anhui Province) 安徽省: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 (Anhui Province:"100 Foreign Experts Introduction Plan") 安徽省:安徽省黄山友谊奖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Friendship Award) 福建省: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计划 (Fujian Province: Program for High-Level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troduction) 福建省: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 (Fujian Province:"100 Talents Plan" Foreign Experts Program) 厦门市:厦门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 (Xiamen City: Program for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江西省:江西省面向国内外引进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计划 (Jiangxi Province: Program for Domestic and Overseas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Introduction) 山东省: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 (Shandong Province: Taishan Scholars Project) 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 (Shandong Province:"Double-Hundred Talent Plan" on 100 Foreign Experts and 100 Foreign Expert Teams Introduction) 山东省:山东省政府齐鲁友谊奖 (Shandong Province: Shan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Qilu Friendship Award) 济南市: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 (Jinan City: 5150 Program for Talents Introduction) 济南市:泉城友谊奖 (Jinan City:Quancheng Friendship Award) 青岛市: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Qingdao City: Program for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Leading Talents) 青岛市:青岛专家激励计划 (Qingdao City: Incentive Plan for High-End Talents) 青岛市:“琴岛奖”获得者 (Qingdao City:"Qindao" Award Winner) 青岛市:鳌山人才引进计划 (Qingdao City: Aoshan Program for Talents Introduction) 青岛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Qingdao City: Program for Overseas High-Level Experts Introduction) 河南省: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Henan Province: Program for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湖北省:湖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Hubei Province:"100 Talents Plan" on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武汉市: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 (Wuhan City: Huanghe Talents Plan) 湖南省:湖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Hunan Province:"100 Talents Plan" on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广东省:广东省南粤友谊奖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Friendship Award) 广东省: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项目 (Guangdong Province: Program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s and Leading Talents Introduction) 广东省:广东特支计划 (Guangdong Province: Special Support Plan for High-Level Talents) 广东省:扬帆计划 (Guangdong Province: Sail Plan for Talents Development) 广东省:海外专家来粤短期工作资助计划 (Guangdong Province: Funding Scheme for Short-Term Overseas Experts in Guangdong) 广州市:广州市羊城友谊奖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Friendship Award) 广州市:广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 (Guangzhou City:"100 Talents Plan" of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Leading Talents) 深圳市: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 (Shenzhen City: Peacock Program for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Introduct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人才小高地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angxi Talent Highland)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八桂学者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angxi BaGui Scholars)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特聘专家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angxi Specially-invited Experts)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100 Plan on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Overseas Tal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重庆市: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 (Chongqing Municipality: Program for Hundred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Aggregation) 四川省:四川省天府友谊奖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Friendship Award) 四川省:四川省千人计划 (Sichuan Province:"1000 Talent Plan" of Sichuan Province) 四川省:天府高端引智计划 (Sichuan Province: Tianfu Recruitment Program of High-end Foreign Experts) 成都市:金沙友谊奖 (Chengdu City: Jinsha Friendship Award) 成都市:成都市人才计划 (Chengdu City: Talents Introduction Plan of Chengdu) 云南省:云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 (Yunnan Province: the"100 Talents Plan"on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Recruitment) 云南省: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 (Yunnan Province: Yunnan Friendship Award) 云南省:云南省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Yunnan Province: Yunnan Provincial High-end Foreign Experts Project) 云南省:云南省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 (Yunnan Province: Program for Hundred Overseas High-Level Talents Aggregation) 陕西省:陕西省百人计划 (Shanxi Province:"100 Talents Plan" of Shanxi Province) 西安市:西安市5211引才计划 (Xi'an City: 5211 Program for Talents Introduction)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友谊奖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Ningxia Liupan Mountain Friendship Award)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外引才百人计划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100 Talents Plan" for Talents Introduction)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新疆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工程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Program for High-Level and Urgently Needed Talents Introduction) 2.国际著名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Prize) 金块奖( Gold Nugget ) 国际建筑奖(International Prize for Architecture ) 阿卡汉建筑奖(Aga Khan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亚洲建协建筑奖(ARCASIA awards for Architecture) 开放建筑大奖(Open Architecture Prize) 3.国际著名工业设计奖 美国优秀工业设计奖(Industri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德国红点设计奖(Reddot Design Awards) 德国IF设计奖(IF Awards) 英国设计奖(Design Effectiveness Awards) 法国Observeur设计奖(French Observeur du Design) 意大利金圆规设计奖(Italian Compassod`Oro Awards) 奥地利阿道夫路斯国家设计奖(Austrian Adolf Loos Design Prize) 澳大利亚设计奖(Australian Design Awards) 比利时设计奖(Belgium Henry van de Velde Awards) 西班牙国家设计奖(Spanish National Design Prize) 丹麦设计奖(Danish Design Prize) 荷兰设计奖(Dutch Design Awards) 芬兰优秀设计奖(Fennia Prize) 日本G-MARK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s) 韩国好设计奖(Good Design Products Selection) 新加坡设计奖(Singapore Design Awards) 4.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和科教类国际组织名单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ICTP) 亚洲科学院与学会联盟 (Federation of Asian Scientific Academies and Societies, FASAS) 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 (Committee on Data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DATA)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 (Committee on Space Research, COSPAR) 联合国粮农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国际科学院委员会 (InterAcademy Council, IAC) 国际科学院组织 (InterAcademy Panel on lnternational Issues, IAP) 国际热带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协会 (InternationaI Association for Tropical Ecosystem and Biodiversity, IATEB) 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与培训中心 (InternationaI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CRTDC) 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tegrated Mountain Development, ICIMOD)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nternationaI Geosphere 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I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国际科学基金会(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Science, IFS) 国际动物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Zoological Sciences, ISZS)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 ISDE) 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Pure and Applied Biophysics, IUPAB)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Pure and AppliedChemistry, IUPAC) 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 INQUA)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UBS)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IUGG) 人与生物圈计划 (Man and Biosphere Programme, MAB) 发展中国家妇女科学家组织 (Organization for Women in Science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OWSD) 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SCOPE) 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 (International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ILTE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ited Nations Organization for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UNESCO)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ESCA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联合国大学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UNU)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WAS)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WCRP) 世界数据系统 (World Data System, WDS) 5.近五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国外大学 6.“世界500强”即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评选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 7.国际著名金融机构 美国高盛(Goldman Sachs)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花旗银行(Citibank) 美国国际集团(AIG) 英国汇丰银行(HSBC)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法国巴黎百富勤有限公司(BNP Paribas Peregrine)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 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德勒斯登银行(Dresdner Bank AG)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日本瑞穗集团(Mizuho Financial Group, Inc.) 三菱UFJ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新加坡星展银行(DBS Bank Limited) 8.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ricewaterhouse Coopers)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 捷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AGN International) 艾格斯国际会计师事务所(IGAF) 安博国际会计联盟(INPACT International) 博太国际会计师事务所(Baker Tilly International) 贝克国际会计师事务所(BKR International) 德豪国际会计师事务所(BDO International) 费都寿国际会计师事务所(Fiducial global) 浩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Horwath International) 浩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HLB International) 华利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Morison International) 均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 克瑞斯顿国际会计师事务所(Kreston International) 罗申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RSM International) 联合会计师国际会计师事务所(CPAAI) 摩斯伦国际会计师事务所(Moores Rowland International) 9.世界著名音乐学院 茱莉亚音乐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 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College-Conservatory of Music,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波士顿音乐学院(Bosto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哈佛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Harvard University) 印地安纳大学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Indiana University) 印第安纳州立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Indiana State University) 奥伯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俄亥俄州立大学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Ohio State University)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Princeton University) 旧金山音乐学院(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 加利福尼亚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华盛顿大学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耶鲁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Yale University)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 伯明翰音乐学院(Birmingham Conservatoire) 阿伯丁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Aberdee 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 伦敦音乐与媒体学院(London College of Music and Media) 安格利亚工业技术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Angli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巴斯泉大学(Bath Spa University College) 伯明翰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Birmingham University) 杜伦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Durham University) 基尔大学音乐学院(Department of Music, Keele University) 兰开斯特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Lancaster University)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皇家教会音乐学院(Royal School of Church Music) 谢菲尔德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Sheffield University) 南安普敦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Southampton University) 萨里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Surrey) 威尔士大学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Wales) 华威大学音乐中心(Music Centre, University of Warwick) 约克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York Universit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悉尼音乐学院(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巴拉瑞特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Ballarat) 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新英格兰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昆士兰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塔斯马尼亚大学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of Music, University of Tasmania) 维多利亚(墨尔本)艺术学院(Victorian College of the Arts, Melbourne) 主教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Bishop's University) 布兰顿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 Brandon University) 布鲁克大学音乐学院(Music Department,Brock University) 卡毕兰诺学院音乐治疗中心(Capilano College, Music Therapy) 卡毕兰诺学院爵士研究中心(Capilano College, Jazz Studies) 10.世界著名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维也纳爱乐乐团(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Bavarian Symphony Orchestra) 法国国家管弦乐团(Orchestra National de France) 费城管弦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 克里夫兰管弦乐团(Cleveland Orchestra) 洛杉矶爱乐乐团(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布达佩斯节庆管弦乐团(Budapest Festival Orchestra) 德勒斯登国立歌剧院乐团(Dresden Staatskapelle) 波士顿交响乐团(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旧金山交响乐团(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 以色列爱乐乐团(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Mariinsky Theatre Orchestra) 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Russian National Orchestra)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St.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大都会歌剧院管弦乐团(Metropolitan Opera Orchestra) 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NHK Symphony Orchestra) 斋藤管弦乐团(Saito Kinen Orchestra)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多伦多交响乐团(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11.世界著名歌剧院 米兰斯卡拉剧院(Teatro alla Scala) 罗马歌剧院(Teatro dell'Opera di Roma)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 巴黎歌剧院(Opera de Garnier) 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柏林国家歌剧院(Berlin German State Opera) 柏林德国歌剧院(Deutsche Oper Berlin) 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Bayerische Staatsoper) 拜洛伊特瓦格纳节日剧院(Wagner Festival Theatre) 格林德堡节日歌剧院(Glyndebourne Festival Opera)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布拉格民族剧院(National Theatre Prague) 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Stockholm) 莫斯科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 圣彼得堡基洛夫歌剧院(St.Petersburg Kirov Opera) 巴塞罗纳里齐奥剧院(TeatreLiceu Barcelona) 12.世界著名音乐厅 维也纳金色大厅(Golden Hall, Vienna)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oncertgebouw, Amsterdam) 纽约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 New York) 13.国际著名文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 普利策文学奖(Pulitzer Prize for Literature) 英国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Prix Goncourt) 14.国际著名电影、电视、戏剧奖 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 威尼斯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柏林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 台湾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s) 艾美奖(Emmy Awards) 班夫世界电视节奖(Banff World Television Festival) 东尼奖(Tony's Awards) 15.国际著名音乐奖 格莱美音乐奖(Grammy Awards) 英国水星音乐奖(Mercury Prize) 美国乡村音乐协会大奖(CMT Music Awards) 全球音乐电视台亚洲音乐大奖(MTV Asia Awards) 全球音乐电视台欧洲音乐奖(MTV Europe Music Awards) 全美音乐奖(American Music Awards) 全英音乐奖(British Record Industry Trust Awards) 公告牌音乐大奖(Billboard Music Awards) 朱诺奖(Juno Awards) 保拉音乐奖(Polar prize) 16.国际著名广告奖 美国金铅笔奖(One Show) 伦敦国际广告奖(London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Awards) 戛纳广告大奖(Cannes Lions Advertising Campaign) 莫比杰出广告奖(Mobius Advertising Awards) 克里奥国际广告奖(Clio Awards) 纽约广告奖(New York Festivals) 17.国际著名艺术比赛 一类比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Frederick Chop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 (Alexander Scriab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日本滨松国际钢琴比赛 (Hamamatsu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克里夫兰国际钢琴比赛 (Cleveland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AXA都柏林国际钢琴比赛 (AXA Dubl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阿瑟•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师赛 (Arthur Rubinstein International Piano Master Competition) 澳大利亚悉尼国际钢琴比赛 (Sydney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of Australia) 桑坦德国际钢琴比赛 (Santander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马克思罗斯塔国际中提琴和小提琴比赛 (International Max Rostal Competition for Viola and Violin) 希尔国际小提琴比赛 (Micheal Hill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汉诺威国际小提琴比赛 (Hannover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 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Premio Paganini") 宋雅皇后国际声乐比赛 (Queen Sonja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瑞纳塔•泰巴尔迪国际声乐比赛 (Renata Tebaldi International Voice Competition) 英国广播公司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 (BBC 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 米利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 (Mirjam Helin International Singing Competition) 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 (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Chant de la Ville de Toulouse) 日本东京国际吉他大赛 (Tokyo International Guitar Competition) 美国吉他基金会国际古典吉他比赛 (Guitar Foundation of America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Competition)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 (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 (Queen Elisabeth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卡尔•尼尔森国际音乐比赛 (Carl Neilsen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乔尔切•埃奈斯库国际音乐比赛 (George Enescu International Festival and Competition) 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 (New York International Ballet Competition) 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 (Helsinki International Ballet Competition) 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 (International Ballet Competition-VARNA) 日本名古屋国际芭蕾舞及现代舞比赛 (Nagoya International Ballet & Modern Dance Competition) 世界杯手风琴比赛(Coupe Mondiale ) 意大利卡斯特费达多国际手风琴比赛 (International "Citta di Castelfidardo" Prize and Award for Accordion Bands and Soloists ) 德国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比赛 (International Accordion Competition Klingenthal) 伦敦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 (London International String Quartet Competition) 二类比赛 贝多芬国际钢琴比赛 (International Beethoven Competition for Piano) 西班牙哈恩国际钢琴比赛 (Concourso International De Piano Premio "Jaen") 乌克兰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国际青年钢琴家比赛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Young Pianists on Memory of Vladimir Horowicz) 南非国际钢琴比赛 (Unisa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国际小提琴比赛 (Consorso Internazionale di Violin A Curci) 若多尔夫•利皮泽国际小提琴比赛 (Concorso Internazionale di Violino "PremioRodolfo Lipizer") 萨拉萨蒂国际小提琴比赛 (Sarasate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西班牙弗朗西斯科•维尼亚斯国际声乐比赛 (Francisco Vinas International Singing Competition) 毕尔巴鄂国际声乐比赛 (International Voice Competition of Bilbao) 维尔维埃国际声乐比赛 (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Chant de Verviers) 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 (Seoul International Dance Competition) 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际现代舞比赛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Modern Choreography) 纽约国际芭蕾舞比赛 (New York International Ballet Competition) 俄罗斯维许涅芙丝卡雅国际歌剧比赛 (International Opera Singers Contest of Galina Vishnevskaya) 马赛国际歌剧比赛 (Marseilles International Opera Competition) 国际青年歌剧比赛 (Boris Christof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Young Opera Singers) 静冈国际歌剧比赛 (Shizuoka International Opera Competition) 罗马尼亚“金鹿”国际通俗音乐比赛 (Golden Stag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Pop Music) 哈萨克斯坦“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比赛 ("Voice of Asia" International Festival) 约瑟夫约阿希姆国际室内乐比赛 (Joseph Joachim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Competition) 奥斯卡国际室内乐比赛 (Osaka International Chamber Music Competition) 里尔国际竖琴比赛 (Lille International Harp Competition) 维也纳国际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比赛 (International Youth Guitar Festival Forum Wien Competition) 日本仙台国际音乐比赛 (Sendai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18.国际重要体育比赛 美国网球公开赛(United States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 法国网球公开赛(French Open Tennis Tournament)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Australian Open Tennis Tournament)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Wimbledo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 中国网球公开赛(China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s) 斯诺克世界锦标赛(World Snooker Championship)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 Grand Prix)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 League) 欧洲足球冠军联赛(UEFA Champions League) 足球欧洲杯(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足球美洲杯(Soccer America's Cup) 环法自行车赛(Tour de France) 19.重要国际组织 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专门机构等 (The United Nations and its Subsidiary Bodies, Specialized Agencies and Others) 国际红十字(International Red Cross)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世界银行(World Bank) 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亚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 -- BFA) 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欧盟(European Union) 阿盟(Arab League) 非盟(African Union) 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 国际刑警组织(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 国际奥委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亚奥理事会(Olympic Council of Asia--OCA)

20.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21.大陆或港澳一流乐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China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上海交响乐团(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 中国爱乐乐团(Chi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杭州爱乐乐团(Hangzhou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广州交响乐团(Guangzhou Symphony Orchestra) 香港管弦乐团(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香港中乐团(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澳门乐团(Macao Orchestra) 22.国内主流媒体 《人民日报》(People's Daily)、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中央电视台(CCTV)、中央人民广播电台(People's Central Broadcasting Station)、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求是》杂志(Qiushi)、《光明日报》(Guangming Daily)、《经济日报》(Economic Daily)、《中国日报》(China Daily)等中央级新闻媒体(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entral media of China);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等区域性媒体(Regional media including provincial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Party newspapers, radio and TV news channels and etc.); 各大中城市党报、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等城市媒体(Municipal media including Party newspapers, radio and TV news channels of large and medium sized cities); 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新闻网站(Xinhuanet.com, People's Daily Online and other Major news websites supported by the State)。

积分要素计分赋值表(试用版)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指南(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