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做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的通知

王志伟讨论 | 贡献2023年9月27日 (三) 10:29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wiki置顶}} =历史沿革= 2022年3月9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做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的通知  自然资办函〔2022〕411号  2022年3月9日  执行 =正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现就以第三次全国国土…”)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欢迎您通过扫描上方的二维码提出意见与建议。感谢您对慧税研究院开源财税知识分享研究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注:本平台归集的法规文本,其版权属于该文本制定部门;所整理的财税知识内容,非法律标准文本,在官方使用时请查询有关部门发布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文本。

历史沿革

2022年3月9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以“三调”成果为基础做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的通知  自然资办函〔2022〕411号  2022年3月9日  执行

正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

  为贯彻落实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现就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为统一底图、底数,做好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地类认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地类要以“三调”为基础的最新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现状地类为准。在确保地类真实性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地类来源的合理、合法性。

  (一)现状为耕地的,按照耕地地类报批,应依法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现状为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的,凡上一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为耕地且未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按照耕地地类报批,应依法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二)现状为建设用地的,根据其来源合法性进行分类处理。有合法来源的,按照建设用地地类报批;无合法来源的,按照建设占用时的国土变更调查(土地变更调查)的实际地类报批,地类为耕地的,应依法落实耕地点补平衡。

  (三)现状为未利用地的,按照未利用地地类报批。

  二、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以国家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为准,必须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任务。

  三、新建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淹没区形成的水库水面,不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涉及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办理土地征收手续,按淹没前的现状地类报批;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应落实永久基本农田补划任务;涉及占用耕地的,要先行落实耕地“进出平衡”。

  本通知自4月15日起实施。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