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来自开源财税知识分享平台
王志伟讨论 | 贡献2025年5月3日 (六) 13:2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wiki置顶}} =历史沿革= 2015年9月25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发〔2015〕19号  2015年10月1日  执行 =正文= 各人身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推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和保险监管的创新,切…”)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欢迎您通过扫描上方的二维码提出意见与建议。感谢您对慧税研究院开源财税知识分享研究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注:本平台归集的法规文本,其版权属于该文本制定部门;所整理的财税知识内容,非法律标准文本,在官方使用时请查询有关部门发布的具有法定效力的文本。

历史沿革

2015年9月25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万能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  保监发〔2015〕19号  2015年10月1日  执行

正文

各人身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保险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推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和保险监管的创新,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人身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按照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我会决定推进分红型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分红型人身保险的预定利率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分红型人身保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利率为定价利率和3.0%的较小者。

  二、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保险公司应按照《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1年第3号)有关规定,对于开发的分红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高于3.5%的,报送中国保监会备案;预定利率高于3.5%的,报送中国保监会审批。

  三、保险公司用于分红保险利益演示的低、中、高档的利差水平分别不得高于0、4.5%减去产品预定利率、6%减去产品预定利率。

  保险公司应当在分红保险产品说明书中用醒目字体标明保单的红利水平是不保证的,在某些年度红利可能为零。

  对于保险公司在售的分红保险产品,如果连续3年实际分红水平达不到中档红利演示水平的,保险公司必须下调相关产品的中、高档红利演示水平,下调后的中档红利演示水平不得高于公司近3年实际平均分红水平。

  保险公司新开发分红保险产品时,应根据公司历史投资回报率经验和对未来的合理预期,按照审慎原则确定各档红利演示水平。

  四、保险公司应加强分红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增强产品透明性。鼓励保险公司逐步向客户披露分红保险产品的费用收取等情况,加深客户理解。

  五、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称偿二代)实施过渡期内,保险公司应按照《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详见附件),提取现行偿付能力体系下的分红保险法定责任准备金。偿二代所使用的准备金按照偿二代监管规则计算。

  六、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各公司新开发的分红保险产品应按照《规定》要求执行。

  各公司在本通知实施之日前已审批或备案的分红保险产品,可以继续销售。

  七、自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关于下发〈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投资连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0〕26号)及《关于印发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的通知》(保监发〔2003〕67号)废止。

  八、本通知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分红保险精算规定

分红保险精算规定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本规定所称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身保险产品。 二、本规定适用于个人分红保险和团体分红保险。 三、分红保险可以采取终身寿险、两全保险或年金保险的形式。保险公司不得将其他产品形式设计为分红保险。

第二部分 保险金额 四、对于投保时被保险人的年龄满18周岁的,个人分红终身寿险、个人分红两全保险在保单签发时或保险责任等待期结束时的死亡保险金额不得低于已交保费的120%。 死亡保险责任至少应当包括疾病身故保障责任和意外身故保障责任。

第三部分 保险费 五、保险公司厘定保险费,应当符合一般精算原理,采用公平、合理的定价假设。 六、保险费应当根据预定利率、预定发生率、预定附加费用率等要素采用换算表方法进行计算。 (一)预定利率 保险公司在厘定保险费时,应根据公司历史投资回报率经验和对未来的合理预期及产品特性按照审慎原则确定预定利率。 (二)预定发生率 保险公司在厘定保险费时,应以公司实际经验数据和行业公开发布的经验发生率表为基础,同时考虑未来的趋势和风险变化,按照审慎原则确定预定发生率。 (三)预定附加费用率 保险公司在厘定保险费时,应以公司实际经验数据为基础,按照审慎原则确定预定附加费用率。 各保单年度的预定附加费用率由保险公司自主设定,但平均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上限。平均附加费用率是指保单各期预定附加费用精算现值之和占保单毛保费精算现值之和的比例。

个人分红型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平均附加费用率上限
交费方式 两全保险、年金保险 终身寿险
分期 16% 30%
趸交 8% 18%
团体分红型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平均附加费用率上限
交费方式 年金保险 终身寿险
分期 10% 15%
趸交 5% 8%

七、保险公司应当对定价假设相关参数进行定期回顾与分析,并根据公司实际经验及时调整相关参数。

八、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应进行利润测试。

第四部分 保单最低现金价值

九、保单年度末保单价值准备金

保单年度末保单价值准备金指为计算保单年度末保单最低现金价值,按照本条所述计算基础和计算方法算得的准备金数值。

(一)计算基础

1.发生率采用险种报备时厘定保险费所使用的预定发生率;

2.个人分红保险的附加费用率采用下表规定的数值进行计算:

类别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以后各年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示例

合作伙伴

Bzsys.jpgZgswnxfwgzs.jpgWeeas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