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源代码
←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wiki置顶}}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12日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财库〔2019〕56号 2010年1月1日 执行 =正文= 各中央预算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为进一步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结合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试点情况,我部对《[[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财库〔2015〕212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确保政府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 号)、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 第三条 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由政府部门编制,主要反映本部门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为加强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撑。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由政府财政部门编制,包括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行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别反映本级政府整体和行政区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可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绩效、开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评估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以及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本办法所称本级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是指将政府财政、各部门和其他被合并主体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以合并结果反映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行政区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是指将本级政府和所辖各级政府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以合并结果反映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 ===第二章 政府财务报告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主要内容==== 第四条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 第五条 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等。 资产负债表重点反映政府部门年末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分项列示。其中,资产应当按照流动性分类分项列示,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分类分项列示,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 收入费用表重点反映政府部门年度运行情况。收入费用表应当按照收入、费用和盈余分类分项列示。 第六条 报表附注重点对财务报表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一)会计报表编制基础; (二)遵循相关制度规定的声明; (三)合并范围; (四)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五)会计报表重要项目明细信息及说明;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政府部门财务分析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分析、运行情况分析、财务管理情况等。 ====第二节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要内容==== 第八条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财务报表、财政经济分析和财政财务管理情况等。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 第九条 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等。 资产负债表重点反映政府整体年末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分项列示。其中,资产应当按照流动性分类分项列示,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等;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分类分项列示,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 收入费用表重点反映政府整体年度运行情况。收入费用表应当按照收入、费用和盈余分类分项列示。 第十条 报表附注重点对会计报表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一)会计报表编制基础; (二)遵循相关制度规定的声明; (三)会计报表包含的主体范围; (四)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五)会计报表重要项目明细信息及说明;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政府财政经济分析应当包括财务状况分析、运行情况分析、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分析等。 政府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包括:资产方面,重点分析政府资产的构成及分布,对于货币资金、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重要项目,分析各资产比重变化趋势以及对于政府偿债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负债方面,重点分析政府债务规模大小、债务结构以及发展趋势。通过政府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分析政府当期债务风险情况。 政府运行情况分析主要包括:收入方面,重点分析政府收入规模、结构及来源分布、重点收入项目的比重及变化趋势,特别是宏观经济运行、相关行业发展、税收政策、非税收入政策等对政府收入变动的影响。费用方面,重点按照经济分类分析政府费用规模及构成、重点费用项目的比重及变化趋势,特别是政府投融资情况对政府费用变动的影响。通过收入费用率等指标,分析政府运行效率。 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分析主要包括:基于当前政府财政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结合本地区经济形势、重点产业发展趋势、财政体制、财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相关负债占 GDP 比重等,预测财政收支缺口,全面分析政府未来中长期收入支出等变化趋势。 第十二条 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主要反映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的政策要求、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等。 ===第三章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 第十三条 政府财务报告内容应当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 对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尚未作出规定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编制政府财务报告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相关报告标准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政府财务报告按公历年度编制,即每年 1 月1 日至 12 月 31 日。 第十五条 政府财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作为报告币种。 第十六条 政府财务报告应当以经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数据为基础编制。 第十七条 政府财务报告格式应当符合财政部统一规定。 ====第一节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 第十八条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由本部门所属单位按照财务管理关系逐级编制。 第十九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制度规定,全面清查核实单位的资产负债,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对代表政府管理的资产,应全面清查核实,完善基础资料,全面、准确、真实、完整地反映。 第二十条 政府各部门应当对所属各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合并编制本部门财务报表。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部门内部单位之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应当经过确认后抵销,并编制抵销分录,在此基础上分项生成合并财务报表项目。 第二十一条 政府部门财务报表之间、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的数字应当衔接。 第二十二条 政府部门财务分析应当基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结合政府部门职能,重点分析资产状况、债务风险、收入费用、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 ====第二节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 第二十三条 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以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部门财务报表、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物资储备资金会计报表等为基础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表。 第二十四条 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财政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制度规定,全面清查核实相关资产负债等,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会计账簿相关数据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当按照相关报告标准进行调整,并编制调整分录。数据调整应当符合重要性原则。 第二十五条 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本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部门财务报表、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物资储备资金会计报表等进行合并,编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表。对于未在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反映的政府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等,暂按权益法从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中取得相关数据纳入政府综合财务报表。 编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时,应对上述被合并报表之间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确认后抵销,并编制抵销分录,在此基础上分项生成合并财务报表项目。 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要合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表和下级政府综合财务报表,编制本行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表。 第二十六条 政府综合财务报表之间、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当相互一致;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的数字应当衔接。 第二十七条 政府财政经济分析应当基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结合经济形势状况和趋势、财政管理政策措施,对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以及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进行综合性分析。 ===第四章 政府财务报告报送=== 第二十八条 政府各单位应当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按规定内容和时限采取自下而上方式逐级报送财务报告。 第二十九条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应当按规定内容和时限报送同级政府财政部门。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规定内容和时限,将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以及本行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报送上级政府财政部门。 ===第五章 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质量审核=== 第三十一条 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质量审核重点是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具体包括: (一)真实性:报表数据与会计账簿数据是否相符,是否有漏报、虚报和瞒报等现象; (二)准确性:财务报表表内、表间勾稽关系是否衔接,抵销调整事项是否合理、准确,纸质数据与电子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三)完整性:是否涵盖所有报告主体和事项,报告内容是否完整; (四)规范性: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分析说明的格式等是否符合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制度规定。 第三十二条 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本部门、本单位财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审并负责。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部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复审。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审并负责。上级财政部门应当对下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复审。 第三十三条 政府财务报告的审核包括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 (一)自行审核:各单位在报送财务报告前自行将本单位纸质报表、电子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按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审核; (二)集中会审:各地区、各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纸质报表、电子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按照财政部门的标准及要求集中进行审核; (三)委托审核:各地区、各部门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委托中介机构对本地区、本部门所属单位编制的财务报告纸质报表、电子数据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第三十四条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认真做好财务报告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重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当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新报送。 第三十五条 政府财务报告审核应当依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制度等规定,采取人工审核和计算机审核相结合方式进行。人工审核侧重于财务报告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计算机审核侧重于财务报告数据准确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 第三十六条 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质量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取与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财务报告存在明显质量问题和以往年份监督检查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重点核查。 ===第六章 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资料管理=== 第三十七条 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资料包括以各种介质存放的政府财务报告及相关工作底稿等。 第三十八条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对部门财务报告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建库,并从计算机中传出备份保存。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档建库,并从计算机中传出备份保存。 第三十九条 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资料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严格实行密级管理。 ===第七章 职责分工=== 第四十条 财政部是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责主要是: (一)制定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制度办法;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报表体系,明确报表格式要求和填报口径,组织和指导全国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及软件使用的布置与培训; (三)组织和指导全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收集、审核、合并汇总和报送工作; (四)组织和指导全国政府财务报告数据的分析利用; (五)组织和指导全国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六)建立和管理全国政府财务报告数据库; (七)审核中央政府各部门财务报告,合并编制中央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八)审核省本级和全省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合并汇总编制全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第四十一条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和指导本地区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及软件使用的布置与培训; (二)组织和指导本地区政府财务报告的收集、审核、合并汇总和报送工作; (三)组织和指导本地区政府财务报告数据的分析利用; (四)组织和指导本地区政府财务报告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五)建立和管理本地区政府财务报告数据库; (六)审核本级政府各部门财务报告,合并编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七)审核下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合并汇总编制本行政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第四十二条 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财务报告的编制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 (一)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财务报告编制及软件使用的布置与培训; (二)组织和指导本部门所属单位财务报告的收集、审核、合并汇总和报送工作; (三)组织本部门财务报告数据的分析利用; (四)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财务报告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五)建立和管理本部门所属单位财务报告数据库; (六)审核本部门所属单位财务报告,合并编制本部门财务报告。 ===第八章 罚则=== 第四十三条 编制部门或单位未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有关政策要求编报,导致政府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信息质量较差的,责令重新编报,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四十四条 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中有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以及严重故意漏报、瞒报等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于2015年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财库〔2015〕212号)同时废止。 {{wiki置底}} [[Category:2019|废]]
本页使用的模板:
模板:Wiki置底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Wiki置顶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平台产品
基础法规
财税桌面
平台产品
分类应用
慧税研究院
研究员
编辑
工程师
平台建设
词条编辑
数学公式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