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的通知:修订间差异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31行: 第331行:


推荐服务时长:10-20分钟
推荐服务时长:10-20分钟
|}
===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日录(医疗护理类)===
{| class="wikitable"
! 序号 !! 项目代码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内涵 !! 服务要点(包括相关服务要求、推荐服务人员、推荐服务时长等)
|-
| 1 || L0000201010010000 || rowspan="7"|1.一般检查护理 || 吸痰 || 通过导管吸出照护对象气道及口腔的分泌物或异物,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目的。包括核对信息、连接、调节、抽吸、清洗、观察、记录、处理用物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吸痰前做好核对和解释二作,检查吸痰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按照吸痰操作规范执行,清除气道及口腔分泌物;
(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照护对象的反应,避免过度吸引引起不适或损伤
(4)吸痰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吸痰管,防止分泌物残留和管道堵塞;
(5)对长期需要吸痰的照护对象,进行定期的口腔护理。
推荐服务人员:长期照护师及具备相关资质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具体时间根据照护对象实际情况
|-
| 2 || L0000201020010000 || 氧气吸入 || 遵医嘱通过吸入氧气,达到改善组织缺氧的目的。包括核对信息、连接、调节、固定、观察、记录、处理用物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帮助照护对象正确佩戴鼻导管或面罩,根据医嘱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达到改善组织缺氧的目的;
(2)在氧疗过程中监测照护对象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氧气流量;
(3)记录每次吸氧时间、流量和照护对象反应;
(4)为使用鼻导管的照护对象提供定期的口腔和鼻腔护理。
推荐服务人员:长期照护师及具备相关资质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具体时间根据照护对象实际情况
|-
| 3 || L0000201030010000 || 常规换药 || 通过对常规有创伤口(指符合下列任一情况者:清洁或污染伤口、缝合10 针以内伤口拆线、慢性创面直径或长度2厘米—5厘米(含5厘米)伤口拆线、单个压疮、深静脉置管伤口、有引流管的伤口等)进行处理,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包括检查伤口、清洁、消毒、更换敷料、包扎固定,必要时拆线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敷料及清创消毒溶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照护对象完成拆线、伤口外敷药、换药等;
(2)换药区域顺序依次为: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最后为感染伤口。
推荐服务人员:长期照护师(高级)及具备相关资质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20—30分钟
|-
| 4 || L0000201040010000 || 雾化吸入 || 遵医嘱通过各种雾化装置将药物以气雾状喷出,吸入气道,达到稀化痰液、消炎祛痰的目的。包括核对信息、配制药物、连接、调节、吸入、观察、记录、处理用物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了解照护对象病情及呼吸系统状况,根据疾病、用药及减轻不良反应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雾化设备,并告知照护对象雾化吸入治疗的整个流程,缓解照护对象的紧张情绪;
(2)每次雾化用量遵医嘱,控制一次雾化时间在15—20分钟。用无菌注射器配制药物,注入各种雾化装置,连接雾化设备与雾化装置和管路,定时调节雾量,嘱其用口慢而深地吸气,正常呼气;
(3)雾化装置专人专用,雾化后嘱其漱口,避免引起口腔霉菌的感染;
(4)协助照护对象排痰,处理用物,评价雾化效果并记录。
推荐服务人员:长期照护师及具备相关资质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15-20分钟
|-
| 5 || 10000201050010000 || 灌肠 || 灌入灌肠液,达到解除便秘等目的。包括核对信息、体位摆放、润滑、插入、注入、拔出、观察、记录、处理用物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了解照护对象病情及腹胀程度等,排空膀胱;
(2)遵医嘱,备灌肠装置,润滑肛管前端,嘱照护对象深呼吸,插入肛管适宜深度,并固定;
(3)嘱照护对象按规定时间排便,协助照护对象恢复舒适体位。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20—30分钟
|-
| 6 || L0000201060010000 || 置管(胃管) || 通过人体白然腔道,插至胃内,完成胃管的置入。包括核对信息、清洁腔道、测量润滑、置管、定位、固定、标记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置管前做好核对和解释工作,了解照护对象病情及合作程度;
(2)遵医嘱,取适当体位,选择并清洁口/鼻腔,测量插入深度,润滑胃管前端,插入胃管,检查照护对象口/鼻腔情况,确认胃管位置,固定并作标记;
(3)协助照护对象采取舒适体位,观察照护对象反应,处理用物,洗手,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10—15分钟
|-
| 7 || L0000201070010000 || 导尿(留置导尿) || 通过临床操作,达到引流尿液或检查膀胱功能的目的。包括核对信息、消毒、润滑导尿管插入、固定、引流(含留取标本)、观察、记录、处理用物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核对医嘱,确定照护对象的基本情况,选择采取间歇性导尿或留置性导尿;
(2)导尿全程严格无菌,避免启染,使用合适的操作体位和润滑剂,减轻照护对象的不适感;
(3)定期检查导尿管和尿袋,确保无泄漏、堵塞或感染迹象,并定期更换耗材。间歇性导尿需确定操作间隔,做好尿道口护理和与照护对象的沟通;
(4)操作结束后,做好清洁工作;
(5)留置导尿时,指导家属在尿袋内尿液量达到 2/3 满时及时放出尿液。排空尿袋前,需仔细观察尿液颜色及透明度,若发现尿液异常,如颜色过深、浑浊、有沉淀或结晶等,应及时上报;
(6)根据病情需要,还应准确已录每次排出的尿量。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15—20分钟
|-
| 8 || L0000202010010000 || rowspan="4"|2.基础护理 || 快速血糖测定 || 核对照护对象信息,采集指血,用血糖仪测结果,按规处理废物。 || 相关服务要求:
(1)快速、方便地测量血糖;
(2)将结果告知照护对象或家属,记录血糖数值;
(3)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照护对象,应轮换采血部位,并指导照护对象血糖检测的方法;
推荐服务人员:长期照护师及具备相关资质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3—5分钟
|-
| 9 || L0000202020010000 || 一般物理降温 || 通过物理方法,达到降温目的。包括核对信息、放置用品或局部皮肤擦拭、观察、记录、处理用物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根据照护对象情况选择适合的物理降温方式;
(2)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和体温变化情况。重点观察照护对象皮肤状况,如照护对象发生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3)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照护对象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男性)及足底部位;
(4)指导家属掌握物理降温方法,观察降温效果;
(5)对于机构照护,及时记录体温和病情的变化,告知家属,必要时与医师沟通。
推荐服务人员:长期照护师及具备相关资质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10—20分钟
|-
| 11 || L0000203010010000 || 造口(造瘘)护理 || 对造(瘘)口实施护理,维持排泄通畅。包括造口评估、观察排泄物性状、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定期更换造口装置、心理护理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造瘘管引流道畅,造口排泄物及时清洗,避免发生因引流不畅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2)定期消毒造瘘口,保持造瘘口敷料及周围皮肤完整、清洁干爽、无异味;
(3)妥善固定瘘管及瘘袋瘘袋高度不能高于造瘘口;
(4)注意照护对象的主诉和引流液情况。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20—30分钟
|-
| 12 || L0000203020010000 || 气管切开护理 || 对气管切开套管实施维护,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包括观察气切周围皮肤、套管取出清洁并消毒或更换套管、更换敷料及固定物,必要时行气道给药等。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保持气管切开后套管处于居中位置,固定套管的系带,防止气管套管的气囊破裂或滑脱;
(2)监测并保持气囊的压力,必要时在人工气道内滴入药物(打开人工气道,吸气相时滴入药物,观察用药后效果并记录);
(3)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局部消毒,更换敷料,清洁消毒气管套管,并保持切开部位敷料清洁,干燥以免出现感染;
(4)固定,观察伤口有无感染并记录,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20—30分钟
|-
| 13 || L0000204010010000 || rowspan="4"|4.康复 || 认知功能训练 || 对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力、语言能力、执行能力等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管理。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对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力、语言能力、执行能力等进行一对一或小组认知康复训练;
(2)指导并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管理。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15-20分钟
|-
| 14 || L0000204020010000 || 运动功能训练 || 通过各种康复手段,对四肢和躯于的运动功能进行训练,改善躯体运动功能。通过手法或应用不同康复设备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徒手或用设备对照护对象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2)应用辅具对照护对象平衡、行走能力进行训练;
(3)针对不同照护对象,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训练方式,设定训练量,改善其运动功能;
(4)运动功能训练过程中注意加强风险防范。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20-45分钟
|-
| 15 || L0000204030010000 || 吞咽功能训练 || 通过各种康复手段,对吞咽功能进行训练,改善摄食吞咽功能。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通过手法和设备进行吞咽康复训练;
(2)根据照护对象的实际进食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式和强度;
(3)吞咽功能训练过程中注意加强风险防范。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20—30分钟
|-
| 16 || L0000204040010000 || 言语功能训练 || 通过各种康复手段,对言语和语言功能障碍进行训练,改善言语和语言功能。 || 相关服务要求:
(1)遵医嘱,通过人工和设备进行言语功能训练;
(2)根据照护对象的语言功能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方式和强度。
推荐服务人员:达到相应技能要求的照护人员
推荐服务时长:15—30分钟
|}
|}


{{wiki置底}}
{{wiki置底}}
[[Category:2025|9]][[Category:国家医疗保障局]][[Category:长期护理保险]]
[[Category:2025|9]][[Category:国家医疗保障局]][[Category:长期护理保险]]
29,152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