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的源代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wiki置顶}} =历史沿革= 1998年5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法释〔1998〕11号 1998年5月26日 执行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已于1998年1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5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5月26日起施行。 <cente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center> 第一条 为保障我国台湾地区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诉讼当事人的民事权益与诉讼权利,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台湾地区有关法院的民事判决,当事人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当事人可以根据本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可。 第三条 申请由申请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第四条 申请人应提交申请书,并须附有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书正本或经证明无误的副本、证明文件。 第五条 申请书应记明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件号码、申请时间和住址(申请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记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二)当事人受传唤和应诉情况及证明文件; (三)请求和理由;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六条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书,经审查,符合本规定第四条和第五条的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受理;不符合本规定第四条和第五条的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在七日内通知申请人,同时说明不受理的理由。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查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申请,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第八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对于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是否生效不能确定的,应告知申请人提交作出判决的法院出具的证明文件。 第九条 台湾地区有关法院的民事判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认可: (一)申请认可的民事判决的效力未确定的; (二)申请认可的民事判决,是在被告缺席又未经合法传唤或者在被告无诉讼行为能力又未得到适当代理的情况下作出的; (三)案件系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 (四)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订有仲裁协议的; (五)案件系人民法院已作出判决,或者外国、境外地区法院作出判决或境外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已为人民法院所承认的; (六)申请认可的民事判决具有违反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形的。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查申请后,对于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不具有本规定第九条所列情形的,裁定认可其效力。 第十一条 申请人委托他人代理申请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并经当地公证机关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申请后,对当事人就同一案件事实起诉的,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案件虽经台湾地区有关法院判决,但当事人未申请认可,而是就同一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受理认可申请后,作出裁定前,申请人要求撤回申请的,应当允许。 第十五条 对人民法院不予认可的民事判决,申请人不得再提出申请,但可以就同一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前,一方当事人申请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就同一案件事实作出的判决的,应当中止诉讼,对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对符合认可条件的申请,予以认可,并终结诉讼;对不符合认可条件的,则恢复诉讼。 第十七条 申请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应当在该判决发生效力后一年内提出。 第十八条 被认可的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需要执行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 申请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裁定和台湾地区仲裁机构裁决的,适用本规定。 {{wiki置底}} [[Category:1998|5]][[Category:最高人民法院]][[Category:台湾省]]
本页使用的模板:
模板:Wiki置底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Wiki置顶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平台产品
基础法规
财税桌面
平台产品
分类应用
慧税研究院
研究员
编辑
工程师
平台建设
词条编辑
数学公式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