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关于开源财税知识分享平台
免责声明
开源财税知识分享平台
搜索
查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税收处理的通知”的源代码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税收处理的通知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wiki置顶}} =历史沿革= 1994年5月13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税收处理的通知 国税发〔1994〕128号 1994年1月1日 执行 2011年1月4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2011年1月4日 废止 =正文=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993〕8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现对外汇体制改革后,内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外币业务的税收处理规定通知如下: 一、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后,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按下列原则办理: (一)汇率并轨后,不论企业今后是否允许开立现汇账户,均应将现有外汇(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债权和债务等)年初余额,按199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汇价的中间价(以下简称“市场汇价”)折合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金额。按1994年1月1日的市场汇价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在5年内按直线法转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如有尚未使用的外汇额度,在卖出时应计算汇兑损益。外汇额度卖出的汇兑损益,为卖出价款扣除有关费用后的余额。 (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外币业务,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金额。除另有规定者外,折合汇率可以采用固定汇率或变动汇率。采用固定汇率的,应按当月1日市场汇价计价;采用变动汇率的,应按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价计价。企业采用何种折合汇率,由企业自主确定,报主管税务部门备案。折合汇率一经确定,不得任意改变;如因情况特殊需要改变折合汇率的,必须经过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四)月份终了,企业应当将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等项目余额,按照月末市场汇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按照月末市场汇价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计算汇兑损益。 (五)企业因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向银行结售或买入、兑换外币的,应按由此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市场汇价之间的差额,计算汇兑损益。 二、企业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如果为净损失,计入开办费,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直线法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扣除;如果为净收益,从企业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照直线法在5年内转入应纳税所得额。 (二)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应按税法规定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三)清算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应按税法规定计入清算期间应纳税所得额。 (四)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计入有关资产价值。 三、本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执行。 {{wiki置底}} [[Category:1994|废]]
本页使用的模板:
模板:Wiki置底
(
查看源代码
)
模板:Wiki置顶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税收处理的通知
。